——一位高三毕业生妈妈的独白

“妈,我好像不太想出门。”

这是高考结束后第三天,我女儿突然对我说的话。

我一愣,脱口而出:“不是终于考完了?怎么不开心点?”

她摇头说:“我不是不开心,我就是……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,感觉人是空的。”


原来,高考结束,也是一种心理“失重”

很多人以为孩子考完了,轻松了、自由了,该吃该玩该放松。

但你不知道的是,三年被填满的每一天突然清空之后,有些孩子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“空白”。

我开始察觉到她的情绪波动:

  • 白天睡到下午

  • 晚上玩手机到三点

  • 不愿出门,不想见人,甚至连朋友发来“去哪儿浪”都没回复

  • 有时坐着就发呆,说不出自己在想什么

作为妈妈,我一开始以为是“放松正常反应”,可持续几天后,我开始紧张了。

我在网上查了很多,看到一个很常见的说法:“高考后的低落期,是青春期情绪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点。”

搜索“温州心理咨询哪里好?”的时候,我看到了不少人推荐的——蓝鲸心理咨询中心


走进蓝鲸心理,我们不再“乱猜孩子的情绪”

一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不愿意去,但让我没想到的是,她很快就答应了。

她说:“如果是那位王斌老师的话,我愿意聊聊。”

原来她的班主任之前在班上就提到过蓝鲸,说他们专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,而且不像医院那种让人有压迫感。


王斌老师:孩子需要的是“被听懂”,不是“被安排”

第一次咨询回来,孩子没说太多。

第二次开始,她回来竟然主动和我说:“妈,你知道吗?他说我现在这样其实不是堕落,是‘缺少目标感后的情绪调整期’,这句话我太有共鸣了。”

我当时真的有种松一口气的感觉。

王老师不会打鸡血式鼓励,也不会贴标签。他帮孩子找到了内心那团“说不清”的焦虑来源,让她看见:

不是没用,不是颓废,而是过去三年被塞满,现在突然要自己选择方向,难免会失重。


第四次咨询后,孩子写下了她的“假期计划”

没有我要求,她自己定下:

  • 每周三去蓝鲸聊一次

  • 每天早起一小时读点小说

  • 想学调饮,找了短训班报名

她说:“我不是非得变厉害,但我想开始让自己有点节奏。”

那一刻,我觉得,这比高考分数还让我骄傲。


写给同样在焦虑中的家长:

如果你家孩子考完试却越来越沉默,不愿出门,不想社交,别太快说“你这叫不知足”。

他们其实正在面对人生第一次“不被安排”的阶段性迷茫。

我很庆幸,在我反复搜索“温州抑郁焦虑心理推荐”时,遇到了蓝鲸心理。

那里有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,有真正尊重孩子节奏的老师。


心理咨询不是失败,是“情绪导航”

孩子不是要被纠正,而是需要被理解。

如果你也在寻找靠谱的温州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,不妨试试看蓝鲸心理咨询。
不一定一开始就立竿见影,但你会看到,孩子开始“长出自己的力量”。

那种力量,不是爸妈给的,是他们自己找回来的。

后记:
她昨天和我说:“妈,我不想一直当学生,我想学会当一个‘人’。”

我点头。
有方向的人,才是真正“考完试”的人。